天意文学 > 走不出的错误时空 > 第二十章登山一

第二十章登山一


  第20章
  周五下午,在浪费了无数木材后,曾泽丙亲手设计制作的书架终于完工了。
  这书架很大,榫卯结构,错落间疏,宽近四米,高三米多,刚刚好可以遮盖分割楼梯那面红砖墙。
  手工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千难万难,那怕有电动工具助力也难于登天,特别是小巧的书架,相结处榫卯只要偏差一点,便轰然倒塌,还有刨木板,虽说机器省时省力,但正因为速度太快,所以极易刨过头。
  再加上左右高低隔段,整体造型布局,稳定度,承载力,美观性,甚至于热胀冷缩一系列方方面面都需要完美。
  曾泽丙做木工追求的就是完美,那怕有一丝瑕疵,他都会拆了重做,整体造型在电脑上参考明清老家具,工艺细节靠自己耐心打磨,方法技巧靠自学自悟,总之,在不差钱不差时间不差体力不差恒心下,书架终于在三遍清漆后完美的组装到墙上,等把那几百本图书和吉他摆上去后,原来粗糙简陋的客厅终于有些文化艺术氛围。
  财富的妙处便是如此,有了足够的财富,便可解脱出个人的时间,就像同样是活一辈子的两个人,普通人的芸芸众生,有钱人的悠哉悠哉,同样活六十年,普通人为生存劳累五十八年,真正的自由最多两年时光,而有钱人的六十年,自由时光可以达到五十八年,五十八年随心所欲不向生存低头忙碌。
  所以,人生是不公平的,同样活在这世界,相对时间是完全不同的。
  省城各大银行不停的打电话游说曾泽丙那两个亿,不谈投资基金股票,便是定期三年,有些银行已开出百分之六的年息,也就是每月给一百万利息。
  每月一百万零用,曾泽丙折腾木工能花几个钱。再说,曾泽丙就没发财的理想,更没有财富贬值的忧虑,因为在那个相似的错误时空,那怕到了2015年,一百万也是个天文数字。
  现在,书架终于完工了,曾泽丙靠在北面玻璃上欣赏着自己的艺术作品,那种特别的成就感让他安心惬意。
  他扫视着空荡荡的客厅,还需要个什么呢,茶几,凳子,木沙发,大书桌,太师椅,衣柜,电视柜…
  曾泽丙订购的电视机送货上门并安装调试好了,进口超大尺寸全液晶屏,挂在卧室那整面墙上。
  够豪华奢侈吧,其实,贵的是摆地板上那套进口音响,十几万来着,但在乡下,真没几个人看得出价值,所以,目前迫切需要个摆放音响的电视柜。
  人类便是如此,有了这个就想要那个,一直到这空荡荡的房内摆满坛坛罐罐,一直到安宁的内心欲壑难填。
  曾泽丙也不知道如何压制,他读《道德经》,读《理想国》,读《金刚经》:
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恶已;皆知善,斯不善矣;有无之相生也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刑也,高下之相盈也…
  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…
  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;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…
  有用吗?鬼知道呢!
  总之,在周六大清早,曾泽丙带着两个准备好的大背包发动了汽车,他急轰轰把车开到沅镇中学苏化芸的宿舍门口。
  苏化芸宿舍静悄悄的,曾泽丙以为她在睡觉,但其实她就站在门内忐忑,忐忑,仿佛开了这扇门,就真的坐实了第三者插足浪蹄子的事实。
  门口不时有早起的教师或者教师家属走过,他们去早厕,这里的条件是没有内厕的。
  “阿丙,你这是接人?”
  “哥,什么时候再打场篮球?”
  “小曾,这么早来了,接瞿颖去县里耍吗?她换宿舍了,要我叫…”
  直到门口出现极其熟悉的拖沓脚步声委屈到哽咽道:“你什么意思?我向我示威什么,我告诉你,你会后悔的,你以为她是好女人,她都不是女人…”
  瞿颖实在说不下去便哭了起来,而后是棉拖鞋踢踏踢踏的极速脚步声慢慢远去。
  苏化芸咬了咬牙猛然间打开房门,曾泽丙吐着眼烟眯着眼睛看着她。
  苏化芸提着个小登山包扫视了远处指指点点人影,而后呡着嘴唇快步走向副驾,关好车门,俩人沉默的启动汽车扬长而去。
  车到沅镇桥头,苏化芸轻声问:“我去买点水和饼干,听说金煌山很高?”
  “准备的有。”曾泽丙淡然道。
  苏化芸这才注意到后座的两个大登山包,苏化芸愕然问:“你咋准备俩包,还这么大,”
  “有一个帮你准备的,你这样的背包客爬不了金煌山。”
  “那需要什么?”
  “补给品,御寒物,总之,都用的上,你到时就知道。”
  “御寒物,金煌山有这么冷吗?”
  金煌山其实属于筲镇,他和箕镇是一条水域,和沅溪汇集在麻溪铺镇,等于,他们要去邻镇爬山。
  但金煌山确实太高了,高到几十里外的沅镇也能看见它半山腰以上白色的冰天雪地,它像比萨斜塔一般呈倾斜态,山很瘦,瘦骨嶙峋般像块狗骨头。
  俩人往西走,其实开车最好走的路线是顺水往东走,经过池镇,麻溪铺镇,再转箕镇,最后到达筲镇,等于是饶了一个八十里路的大圈。
  但其实筲镇和沅镇注镇相邻,而且和曾泽丙的老家越村相邻,只是,两地只有一条无人维修的土山路。
  车从越村口涉沅溪轻松过了河,而后便向越村走,路是单边土路,沿越溪左岸微微上行,行五六里,眼前豁然开朗,有机耕苏式化田园千余亩,田中有安逸农人在田间劳作,两边村落升起寥寥炊烟。
  “这地,怎么这么像《桃花源记》里的神秘古村,”苏化芸惊喜的道。
  “有吗?”曾泽丙淡然问。
  “你看,朔溪而上行五六里,豁然开朗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,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,往来种作,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
  “哪里是我老家。”曾泽丙指着山根处一棵巨大枫树道。
  “那棵大树村子。”
  “对,叫枫树坪,我一直在这里生活到小学毕业。”
  “这树有多大,回来时你带我去看看好不好?”
  “十人手拉手才能合围。”